本網訊(通訊員 範露)近日,在武漢晴川假日酒店舉行的首屆全國餐飲食品創新設計大賽上,我校學子與來自全國各地的25所高校的59支團隊同台競技,共同展開了一場别開生面的創新美食盛宴。大賽分為兩個賽道——面點組和魚鮮組,我校選送的4個項目獲得一等獎2項,二等獎1項,三等獎1項,成績喜人,其中墨香書簡魚面更是以魚鮮組第一名的成績摘得桂冠。
比賽現場,各團隊需要進行現場路演介紹産品的研究背景、食材配方、制作工藝、創新點及商業價值,然後進行答辯,同時通過擺盤展示作品,評委現場品鑒産品當場打分并公布結果,比賽氛圍非常緊張。
“故人西辭黃鶴樓,煙花三月下揚州。”我校“墨香書簡魚面”團隊憑借一款印有詩詞歌賦的魚面條脫穎而出,該産品以書簡為靈感,以魚肉和面粉為主要食材,在傳統魚面制作工藝上進行大膽創新,革除蒸制工序,采用生面條搭配浮雕印字與醬油上色技術,賦予了傳統魚面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。該産品不僅獲得了現場評委的一緻認可,更是引起了兄弟院校和企業人員的極高興緻,他們紛紛與團隊成員進行交流探讨。
面點組一等獎作品靈簽妙遇·漢味簽簽餅幹以餅幹為載體,通過文字傳播文化與祝福,并結合地域飲食文化、盲盒抽簽、養生保健風潮及武漢文旅IP進行設計,餅幹中添加蓮子、藕粉、山藥、闆栗等湖北特色原料作為功能成分,從武漢俚語、武漢文化、祝福語、減壓、勵志等角度選取設計文字内容并通過打印呈現于餅幹上,消費者拿取食用時便能體驗到抽簽的樂趣,産品創意得到了評委的一緻認可。
獲得魚鮮組二等獎的藕香魚條是一款以魚糜、山藥和蓮藕為主要材料加工而成的預制餐飲食材,适用于炒菜、炖湯、下火鍋、麻辣燙等多種場景。該項目團隊成員構成比較特殊,是由一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大四學姐帶着四名來自紅安校區的24級食品專業學弟學妹們組成的跨校區隊伍,這也是紅安校區新生第一次走出校園參加全國性的學科競賽。備賽過程中,大家分工明确,通力合作,由于物理空間的限制,大家就通過騰訊會議和微信消息進行反複交流探讨,逐步完成了産品的配方調整、包裝設計、産品計劃書修改、ppt制作、路演彩排等工作,最終取得了令人興奮的成績。負責項目路演彙報的食品質量與安全2401班郝強楷同學表示:“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個寶貴的參賽機會,我很榮幸也非常高興,這對于剛步入大學生活的我來說是一次新體驗,也是一個新挑戰。在比賽中我結識了很多優秀的學長學姐,也看到了其他高校的優秀作品,給了我許多啟示,讓我更加明确了未來努力的方向。”
本次比賽能取得好成績,離不開食生院、公共藝術學院、成龍影視傳媒學院等多個學院學生的通力合作。近年來,我院一直在探索如何将食品與藝術有機融合,在課程教學、畢業論文、大創項目、綜合實訓、學科競賽等方面進行了諸多跨專業多學科合作的嘗試,逐漸探索出一條“藝科融合”之路。這種跨學科的合作模式,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,也為食品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。